管仲用贸易战制霸天下,古代还有哪些经典商战?
说到贸易战,大家就想当然认为这是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产生的国家之间对抗的新型战争方式,以中美贸易战为典型代表。先别着急,我们不妨看看贸易战到底是什么意思。
贸易战,指一些国家通过高筑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限制别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又通过倾销和外汇贬值等措施争夺国外市场,由此引起的一系列报复和反报复,称为贸易战。由这个概念引深,不难发现中国古代也有很多贸易战,甚至管仲用贸易战制霸了天下。
管仲的经济头脑和政治谋略令人赞叹不已,仅从衡山之谋就可见一斑。齐桓公想要收服善造战争武器的衡山国,又害怕打不过。
管仲献计说:衡山国的工厂造一台战争机器要一年半以上时间,我们去衡山国用高价买机器,燕国和代国听说后,为了防备也会去购买,秦国赵国也去争着购买…………衡山国为了赚钱,肯定会人人都去造兵器,从而荒废农业生产。齐国乘机大量收购粮食,高价卖给衡山国,衡山国很快财政破产。
此时,齐国与鲁国合谋攻打衡山国,衡山国君主只好向齐投降。齐还对代国故伎重施,高价买狐皮,使代国闹饥荒,代国也主动投降了齐国。除此之外,管仲还实施过买鹿制楚、阴里之谋、菁茅之谋,如果大家对管仲的贸易战感兴趣,可以读读《管子》,我相信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管仲运用贸易战为齐国赢得了霸主地位,可贸易战并不是总带来积极影响。比如宋太祖对蜀地用贸易战,差点把蜀地经济搞垮。在北宋初期,蜀地百姓只交纳粮食,但宋太宗规定百姓们除交纳实物以外,还要交纳部分铜钱。
乍一看,用铜钱代替实物没有什么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蜀地的百姓被迫拿着粮食换取铜钱,而官府借机盘剥敲诈百姓,将粮食的价钱不断压低。宋太宗此举极大地缓解了北宋的财政压力,但代价是蜀地民怨沸腾,最终爆发了农民起义。
明朝的张居正改革也可以看出贸易战的重要性。明朝与瓦剌开启互市以后,瓦剌大量从明朝购进铁器,打造兵器,张居正针对这种情况禁止明朝的硝磺、盔甲、弓箭等军备物资流入瓦剌。瓦剌见明面上采购行不通,就开始大量采购铁锅,买回来以后融化就是上好的铁。
张居正却下令明朝可以卖给瓦剌铁锅,但只能是广东铁产的“广锅”,同时瓦剌人在买锅时必须以旧锅换新锅。广锅熔炼极度困难,瓦剌没有熔炼它的技术水平,而以旧锅换新锅将瓦剌人手中的铁锅数量限制住,防止他们融化铁锅,打造军备物资。瓦剌人只好憋屈地拿着它做饭。
贸易战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它的残酷性不亚于真枪实弹的战争,它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毫不夸张地说贸易战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的生死。
面对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战,我们更应该向内看,从中国的古代政治家的贸易战中寻找中国智慧,找到解决利用贸易战恶意打压问题的中国方案。
参考资料:《管子》、《明史》、《宋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