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偿债还有多远?
房企离债务上岸还有多远??
恒大财富兑付了10余万后,开始挣扎不动。同为难兄难弟的融创,现如今债务兑付状况又如何?
在停牌一年多后,四月初融创成功复牌,虽然股价腰斩,但好歹回了一口气,景况比隔壁熊大好上那么一些。
债务方面,3月融创公布了境外近百亿债务的重组方案,总体分为两大类。
一是降杆杆,债权人可以把持有的债权转化为股权,从债主变股东;
二是留债展期,计划在境外发新的美元票据来置换现有票据,展期最短两年,最长九年。
1月,融创160亿境内债展期方案也获持有人投票通过。
据公告显示,展期分为两类。
之前已展期的债券进一步展期,本金兑付分为6期,每三个月兑付一次本金,开始兑付日期为2024年9月9日,兑付比例如下:
之前没有展期过的债券,本金兑付分为9期,同样是每三个月兑付一次本金,开始兑付日期为2024年12月9日。兑付比例如下:
除此之外,每期债券还设置了5万元的小额债权优先兑付,只要在债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就满足小额兑付条件。若是当初分散投每期债券的,那小额的基本上年内就回的差不多了。
该小额兑付安排共分为两批兑付,2023年3月31日兑付40%(2万),2023年9月30日兑付60%(3万)。
目前第一批兑付已经完成:
融创的偿债进程,还是在不断推进。除了境内外债券重组方案外,据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融创还兑付了一部分商票,3月末融创商票逾期额环比降了13.82%。
另外当初融创推出的内部员工理财产品融乐荟,年化7%左右,虽然员工和外部人员均可购买,但购买主力还是内部员工。2022年初逾期后,到年中时就传出已经在陆续兑付员工理财,当时正值融创美元债违约,危急时刻,还是选择优先保员工、保散户利益。
尽管债务压力不小,但与直接躺平的房企相比,融创在自救上算得上努力。之前就陆续出售股票,变卖项目回笼百亿资金,今年年初又卖了某个文旅城项目,回款35.8亿用于还债,这对众多的中小债权人来说,都是实质性的好消息。
土储方面,截至2022年末,融创权益土地储备有1.3亿㎡,货值1.41万亿左右,能顺利开发并销售的话,偿债也不是天方夜谭。但拿地的钱大部分都是借的,现在没钱开发反倒成了烫手山芋,加上当初在乐视上花了150亿,在万达上花了630亿…
众多房企面临同样的难题,债务问题最后看的还是销售回笼资金。
熊大先兑付了10万,熊二每支债券先兑付了5万,余下的展期。当平台资金有限时,大家兑付套路都是相似的,小额先走,大额靠后。在分散和集中问题上还是那句老话,悠着点,慢慢来,适当分散,相对集中,市场上的钱赚不完,细水长流才是财富之道。
公众号:大佛聊互联网金融(ID:lsdf62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