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交千万甚至上亿的那些保单,真的存在吗?
一位女士说:“保险真的有年交千万或上亿的吗?我发现收益不高呀,看了一下中国人寿的增额终身寿,20年按单利只是3.2,30年的时候是4.37,40年的时候是5.93。倒是越往后越高,可以谁存钱存这么长时间呀?”
钱放在保险公司叫买保险,放在银行叫做存银行,明明说法都不一样,但是大多数人,把保险当成银行存款。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你只能看到收益高不高,保险的特长你看不见,而大额保单的存在,许多人,看中的恰恰是收益之外的那些保险特点。
那保险储蓄都有哪些特点呢?捡重要的几点说说吧。
收益是必须关注的,那就先说说固收类储蓄型保险的收益特点吧。
一、长期锁定利率,减少再投资风险,平衡长期收益
首先,放保险里的钱,长处不在于博取短期高收益,而在平衡长期收益。让储蓄不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收益长期稳定。
1、长期锁定利率
依据经济学的观点,世界各国的利率水平虽然有涨有跌,但是长期来看是明显的下行趋势,而且市场利率一旦降到比较低的水平,就很难再恢复到高位,这是纵观全世界各国的利率走向趋势得出的结论
而我国,正处在经济的下行周期,能不能在全球都步入 低利率环境的情况下独善其身呢?这是一个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前央行行长同小川先生说:“中国可以尽量避免快速地进入负利率时代”。这句话,相信大家的解读都是一样的,未来的利率趋势并不乐观。
相对于未来,现在的利率一定不是最低的,所以,买一些固收类的保险产品,锁定当前的保险利率, 预防自己的钱在未来受低利率影响, 是势在必行地智慧安排。
如果选择的是固定收益类的险种,比如增额终身寿险,不带分红的年金险, 在什么时候,能拿多少钱,购买的时候就能清清楚楚,合同只要一成立,一切以合同为准,不受市场利率波动影响。上面姐姐为什么会说20年的时候单利3.2,50年的时候5.93,因为她从计划书里就能看到,未来每一年保单里有多少钱。所以,会说保险有锁定利率的作用。
2、减少再投资风险
纵观目前固收类理财产品,能够锁定终身利率的唯有保险,其它的无论是银行存款还是国债,这一点都无法做到。放到保险里的钱时间越长,收益越高,但是存在银行的,收益全看存款利率怎么变,比如存工行5年期,2018年的时候存的5年期利率是2.75,当时存的到期了现在再存,利率变成2.55。所以,保险长期锁定利率好处,还可以减少再投资风险。
保险有收益,但是仅仅是收益的话,并不足以吸引社会精英人士选择保险,毕竟,如果只考虑赚钱,他们有比保险更好的选择。他们利用保险,还有以下这些原因。
二、帮助确定储蓄目的的达成
每个人都想有存款,但不是每个人都有储蓄的习惯,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储蓄目的。
比如许多家长,孩子一出生就想给孩子存钱,但是有几个人行动了,并且目标达到了呢?
因为如果不养成规律性的储蓄,钱又在特别方便用的地方,多买两件衣服钱可能就没了,关键是不知不觉的没了。如果靠自律来养成储蓄习惯,这太难了,没几个人天生就自律的。而保险的分期交费方式,可以让我们被动每年储蓄。又因为保险提前领取有损失, 只有到达 一定年限后才合适,这让我们不得不学会等待。
这些特点,强制我们储蓄,达成储蓄目标。
三、确定钱的权属问题
一位同事跟我讲,他跟客户说由于风险的存在,所以应该配置一些确定性的资产,然后他的客户告诉他:他早就意识到了,所以早两年就把投资性质的房产卖了,投资在了某些繁华地段的门店,他很相信自己的投资,认为一定能赚到钱,最后,我的同事不知道说什么,只为认可客户的说法。
实际上,他们两个聊的确定性:一个说的是确定赚钱,一个说的是钱的权属的确定性。
我们都认为,我们赚到钱就是我们自己的,没有人能拿走,可实际上呢?一次投资决策失误,一次失败的婚姻、一次政策调整等等,就能让资产大额缩水。因为,虽然我们赚钱了,但是没有把它打上我们的专属标签,所以,即使是我们赚到的钱,也没能改变钱流动的属性,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钱就流走了。只有打上专属标签的钱,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能为我们人生兜底的;不因为投资风险、婚姻风险、政策调整、法律风险等原因流出。
而保险就是给钱打标签的工具之一,当然,至于怎么配置保险才是有效的给钱打标签,确定权属,这不是一两句能说清楚的, 后面会有专门的文章说明。
当前许多大额保单的产生,是因为许多父母想用保单把钱确定留给自己的子女。
四,指定传承、保护隐私 ,避免争产纠纷
如果你是独生子女,你认为父母留下的东西会有人跟你共同继承吗?相信很多人认为父母的最后都是自己的,没有人有权利跟自己分享。
可是独生子小王最近碰到一件烦心事, 父亲生前的存款,他取不出来,银行说需要他母亲、他小姑跟他一起去做继承权公证后,才能办理领取,可他姑姑在国外,来回是需要成本的,小王实在没好意思开口让人家为这个事专门跑一趟,所以半年多了一直还没有办理。
看到这里, 相信许多人对于小王母亲有继承权是理解的,但是对于姑姑为什么有继承权,估计就不是所有人的答案都正确了。篇幅有限,在此不作分析,后面在专门介绍,有急于了解的评论区留言,我专门解答。
只说老王除了存款,还有一份保额30万的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本来小王以为理赔会更麻烦,以为继承权公证也是必须的,所以专门打电话问我,我看了他的保单,发现理赔只需要他的相关资料就可以,跟他母亲和他姑姑都没关系,他把我说的所需的东西提交给保险公司,三天后收到了理赔款。
小王非常诧异,因为在他的认知的,保险公司都是找麻烦的存在,没想到会这么简单,于是跟我说了银行的取款的要求,问我保险公司为什么不要继承权公证的手续?银行需要是不是银行故意为难?
其实原因很简单,相对于其它理财工具,保险有指定受益人的功能,也就是告诉保险公司万一被保人身故了,钱留给谁。只要受益人指定了,保险金就是指定的受益人的,跟其它人没有关系。
而银行要求要继承权公证,并不是故意为难,只是按遗产继承的相关规定执行罢了。
所以说,保单有指定传承作用,保证了传承私密性,节约传承成本, 同时避免争产纠纷。
特别说明的是:受益人需要专门指定,如果不指定,保单也按遗产处理的,所以,请关注自己家的保单,看看受益人的指定情况,如果未指定或者指定无效的,赶紧纠正。
四、其它功能
当前,储蓄险最主要的功能就是这些,其它的大家听得比较多宣传,比如说:避债节税、预留税金、降低应税资产等等。这些功能能实现吗?能,但要么需要经过保单结构设计,要么基于遗产税的。
目前,我国并没有开征遗产税,所以就不展开了。
担心钱存不了那么长时间,其实储蓄是一辈子的事,而且,越到后期,保险收益越高,灵活性也越好,作为普通人,单纯的只为储蓄的人, 我一直说当前的储蓄保险,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因为当前的利率环境,保险的收益并不低,未来如果利率环境还象现在一样甚至更低,那放保险不是挺好吗?如果未来投资环境很好,那现在储蓄险里的这些钱,你大可以拿出来 做其它投资的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