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振华:中国有机会迎来“错峰发展”机遇,促消费要提高工薪阶层收入
搜狐财经联合《经济》杂志系列访谈——“致知100人”第84期(点击进入专题)
本期嘉宾: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诚信集团董事长 毛振华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未来的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如何调整?搜狐财经对话了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教授。
在对话中,毛振华将今年的疫情对全球和中国的经济影响与2008年金融危机比较,认为2020年西方国家的经济很难实现零以上的增长,而中国由于有效控制了疫情,复工复产力度持续,经济有望实现正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或有机会像2008年金融危机后一样迎来“错峰发展”,占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会进一步上升。
毛振华同时提醒,2008年的量化宽松政策导致宏观杠杆率快速上行,债务风险突出。此外,宽松货币政策下大量货币投放到“铁公基”等项目,但投资效率很低。对企业而言,过多地借贷会导致债务风险增加,造成违约。
毛振华说,“企业有危机的时候,应首先考虑调整资本结构,进行低价扩股或并购重组,而不是再去借钱。”
毛振华建议,应该更多地发挥财政政策的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减税降费的力度,比如给武汉地区减免三年的税费。财政赤字率不仅应突破3%,而且应该更高,后续应加大国债发行的力度。
就财政投入而言,毛振华建议应该把钱投给市场主体,更多地用于民生,比如刺激消费。
在刺激居民消费上,毛振华建议应该向全体居民等额发放消费券。“因为甄别困难群体的成本很高,而且会带来很大的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对于富人来说,可以建一个基金鼓励他们放弃,比如中高收入者可以放弃消费券,通过基金再发放给困难居民。”毛振华说。
关于发放金额,毛振华认为其他地区可以每人发放3000元,武汉可以发放10000元。武汉人口千万,考虑到消费拉动的乘数效应,1000亿元消费会带来更大规模的GDP,这一成本是值得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中诚信集团董事长毛振华与搜狐财经对话
搜狐财经:如何看待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毛振华:今年非常特殊,每个月都有新的判断。疫情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即便现在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总的来看,由于西方国家疫情控制力度不足,疫情持续冲击经济,所以西方国家经济很难实现零以上的增长。
相对而言,中国有效控制了疫情,加大力度复工复产。中国经济下半年应该能持续实现正增长,并有底气把上半年的损失追回来一部分。今年中国会再次迎来像2008年那样错峰发展的机遇,在全球经济总量的比重会进一步上升。
搜狐财经:在当前局势下,我国应该如何把握这次错峰发展的机遇,在宏观政策调控方面应该做哪些调整?
毛振华:2008年金融危机后,我国抓住了超常规的错峰发展机遇。中国在没有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出台了跟其他国家差不多甚至更激烈的刺激政策。
强刺激的稳增长政策对于带动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经济在全球地位上升的重要基础都是在这个时期奠定的,2009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来又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
但2008年的反危机政策有些问题值得关注。在进行量化宽松的时候,累积了很高的债务,政府债务和企业债务急速扩张。
在金融危机之前,居民的债务率非常低,随着各部门债务率轮番上涨,居民部门债务也随之上升。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基本上都有负债,并且负债率不低。
从过去全球的经验来看,债务累积到一定程度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可能会造成经济危机,我们要对债务风险保持警惕。况且当前疫情导致绝大多数居民收入下滑、消费能力下降,很多借钱的企业也可能出现违约现象。
在整个社会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债务比重进一步上升可能带来更大的负效应。因此,我们今天有必要吸取2008年危机的经验教训,要坚持稳增长、防风险的双底线思维。
现在的情况要以稳增长为主,兼顾防风险。要找到有利于稳增长的政策工具,同时风险要可控。对于扩大债务工具的方法要慎重,要精准。货币政策不要大水漫灌,即使是结构性的宽松也要非常谨慎,避免扩大债务危机和违约风险。
疫情之下,我们采取了更加灵活适度的稳健货币政策,但货币投放出来之后,难以找到落地的项目。在这种背景下,新的经济政策一定要加强针对性,既要救急,又能跟长远的发展战略少冲突、不冲突。
大规模的基建、“铁公基”这样的项目挖掘已经到了尽头。当前货币的大量投放并不能有效实现资本形成,资金利用不仅效率低,而且见效时间长。
所以,要改变过去的习惯,在重大项目上的财政投入应非常慎重,财政投入应更多地向民生倾斜。另外,要防止经济断崖式的下行,一定要加强同世界经济的联系,让产能得到有效发挥,抓住一切机会稳定生产,稳定市场。
搜狐财经:中国今年财政赤字率超过3.6%,您认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哪一个应该发挥主要作用?
毛振华:首先3%的红线是个经验数据,是常态经济环境下对财政政策限制的一个标准。但现在应对百年不遇的全球性危机,财政赤字率应该突破3%,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由于中国货币的投放都是用债务工具,而债务投放都是有利息的,中国的利息大概占了GDP的15%到17%,是全世界最高的国家之一。
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社会债务和利息支付的成本上升,给全社会带来了相当重的债务包袱,因此财政上的发力非常重要。财政发力主要可以通过两点来实现,如给企业减税或者向居民发放福利。
综合来看,我们依然要延续比较谨慎的总量政策,但结构上不应过于谨慎,财政赤字率应该突破3%,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搜狐财经:相对美国,我们的债市规模相对较小,您觉得现在是否适合扩大发行国债和企业债,建立更加庞大的债券市场?
毛振华:总体来看,当前债券市场要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调整,但国债量并不大,而且国债占比太小。当前形势下,如果还不起债的企业发行过多的债券,就会导致债务违约,最后引发系统性的问题。
因为有不少企业是在常态经济环境下就有可能要被淘汰的企业,在疫情困难的特殊时期借了钱,反而进一步加速企业死亡,进而加剧了债务风险。因此,对于这类缺钱的企业,更不能鼓励他们去借钱。
另一方面,在实体经济本身效率较低的时候,资金容易空转,很难直达实体经济。
所以我认为,当前应通过政府加大加杠杆力度,企业举债应该更加严格规范。企业有危机的时候,应首先考虑调整资本结构,进行低价扩股或并购重组,而不是再去借钱。
搜狐财经:尽管当前我国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CPI涨幅收窄,PPI同比下降。您认为我国未来的风险主要是通胀还是通缩?
毛振华:CPI与PPI的分化是客观存在的。现在需求下降,产能过剩;一般消费品的生产能力过剩,是压制CPI的重要原因。服务业产品都是打折促销,一般工业支撑品供过于求,所以未来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
现在全社会除了少数阶层之外,居民收入普遍下降,需求端购买力不足。虽然货币发行是膨胀的,但是价格和需求并没有同时提高,就会造成通缩的现象。所以我认为,如果不采取措施,通缩的可能性大于通胀的可能性。
搜狐财经:针对这个问题,有哪些解决的办法?
毛振华:核心要从需求端发力,提升居民的消费能力。居民的消费需求受收入制约,首先要解决收入分配的问题,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
但在收入分配方面,如果把劳动者分配的部分提得太高,就会出现企业劳动者成本上升的问题,最优的解决方案就是把政府部门的分配让一部分给劳动者。
政府可以通过两个方面实现转移支付:一方面是加大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让居民减少后顾之忧,放心消费;另一方面是让劳动者提高收入,有钱消费。
由于消费随着收入的增加呈边际递减的规律,所以进一步提高富人消费的空间很小,但如果提高工薪阶层的分配收入,他们会在短期内把大部分收入转化为消费。
搜狐财经:在刺激居民的消费能力方面,您觉得应长期发放消费券还是现金补助?
毛振华:我觉得应该发放消费券。现在大家的基本生活消费倾向是下降的,特别是非刚需消费。消费券能够让市场重新得到启动,让基层中小服务业得到保障,而不是把钱用于储蓄和财富投资。这个消费券不是“打折券”,而是钱的代名词。
现在很多地方的消费券是政府组织商家捆绑促销,政府不用拿钱或者少拿钱,捆绑之后居民要使用消费券还需要自己去出钱匹配。
另外,应该向全体居民等额发放足额购买的消费券,而不是采取差别性的发放。因为甄别困难群众的成本很高,而且会带来很大的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对于富人来说,可以建一个基金鼓励他们放弃,比如中高收入者可以选择放弃消费券,放弃的消费券还通过基金再发放给困难居民。
搜狐财经:在消费券的设计上,是否需要用在非刚需的消费品上?
毛振华:这可以根据各个地方的情况来制定,消费券可以在刚需和非刚需消费之间置换,总的来说是肯定能够对非刚需消费形成一定的支撑。
还有一个重要的考虑就是,政府不应对消费内容进行过细的划分,过细的划分过程繁琐且不一定带来公平。
在强调公平性和可操作性的情况下,政府如果不考虑老百姓的想法,往往带来更高的成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我认为武汉地区可以多发一点。比如,其他地方发3000元,武汉可以发10000元。作为一次性开支来讲,像武汉市1000万居民会带来1000亿元的消费,考虑到消费拉动的乘数效应,1000亿元消费会带来更大规模的GDP,这是很值得的。
搜狐财经:现在如何救助中小企业?
毛振华:“六保”核心是保就业,保就业的核心是保中小企业。国有大型企业多是资本密集型,解决的就业有限,受到危机的冲击也相对较小,不会轻易解聘员工,所以国有企业不是保就业核心关注的领域。而中小企业大部分是劳动力密集型、科技创新型和出口外汇型企业,雇佣劳动力多。
因此,加大中小企业扶持的力度,精准施策非常重要。但不能过度引导银行信贷救助中小企业。通过银行信贷救助中小企业,甚至给银行规定比例去放贷是不合理的,因为银行自身运营的客观规律导致银行不适合给风险企业贷款。
因此,要强调财政方面的支持,给企业减免税费甚至直接发放就业补贴。像武汉地区可以减免三年税费,但减免税费的企业要解决一定的就业指标。
搜狐财经:针对目前的就业问题,政府可以采取哪方面的措施?
毛振华:我觉得要两方面着手,一是精准施策中小企业。让中小企业运转起来,让他们得到真正看得见摸得着的支持,给他们信心,而不是给他们增加债务负担。
另一方面就是鼓励人们采取各种形式的就业,包括摆地摊也是应急的方法。地摊经济扶持小型创业者,各种服务业应运而生,这是应对中小企业倒闭的补充措施,但就业政策仍然需要更加全方面的支持。
【搜狐智库:聚集学者与企业家智慧,把脉经济趋势。如有意投稿或联系现场报道、访谈、节目合作事宜,请发邮件至zhikucaijing@sohu.com】
对话魏杰:给城里人发补贴没有意义,要发就给农民工发|“致知100人”83期
薛澜:防疫应平衡公共安全和个人隐私,使用个人数据须在合理范围内|“致知100人”82期
张建宏:企业不应盲目做大规模,实现利润第一才是硬功夫|“致知100人”81期
白重恩:最好的产业政策是改善营商环境,不是向企业直接提供资源|“致知100人”80期
秦虹:城市更新要注重盘活存量,从土地红利转向效率红利|“致知100人”79期
毛基业: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被重构,替代趋势从蓝领转向白领|“致知100人” 78期
李实:房产增值造成财富差距扩大,开征房地产税不应增加总税负 |“致知100人” 77期
何帆:全球化的黄金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要适当保护本国经济|“致知100人”76期
张中祥:疫情加剧全球产业链区域化本地化,越南等国制造业正在加速追赶中国|”致知100人“75期
汤敏:低收入人群手里不是没有钱,企业要制造让他们买得起的产品|“致知100人”74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