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瑞国:高铁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可估量,未来中国高铁保有量会翻倍
搜狐财经联合《经济》杂志系列访谈——“致知100人”第127期(点击进入专题)
本期嘉宾:华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宣瑞国
出品 | 搜狐商学院
编辑 | 徐小奇
主编 | 王德民
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出炉,标志着我国铁路事业正式发力。2013-2020年,中国铁路运营业历程数逐年增加。到2020年,铁路客运量已占全国交通运输客运总量的22.9%,仅次于公路,位列第二。
但在华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宣瑞国看来,中国铁路的成就远不止于此。“我认为未来十年,中国铁路一定会成为客运的第一贡献者,而航空和公路则会成为它的补充。”宣瑞国对搜狐财经《致知100人》说。
宣瑞国表示,国家同时在大力提倡公转铁,即货运领域从公路转到铁路,并且积极推进公路、铁路、海运的多式联运。因此在货运方面,铁路扮演的角色也会越来越重要。
另一方面,宣瑞国认为,中国铁路电气化率已经达到了70%,理想状态下,铁路运输的碳排放是所有运输方式中最低的。考虑到中国承诺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以铁路运输取代空运和卡车运输,将是未来运输业发展的趋势之一。高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可估量。
2021年,《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全国铁路网计划达到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约7万公里。我国高铁开始晚,但发展迅速,领先全球。据宣瑞国说,中国过去十五年的高铁行驶里程,占全球总里程的75%。随着中国高铁里程持续增加,高铁保有量将翻倍,从目前的4000辆增加到未来的8000到10000辆。
“中国有世界上最大且发展最快的高铁市场。”宣瑞国表示,中国高铁产业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整车OEM公司——中国中车。中国中车每年产业规模达两千多亿,相当于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西门子和庞巴迪这两家公司的产业规模总和。
宣瑞国坦言,中国虽然是高铁整车大国,但尚未成为高铁零部件大国。高铁零部件产业仍然以欧洲和美国为主,目前国内尚无能够与中国中车匹配的大型轨交核心零部件企业。
谈及未来,宣瑞国表示,中国在高铁零部件方面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行业进一步发展,中国需要能够比肩国际巨头克诺尔、西屋制动的国际化轨交零部件企业。
他说,华铁股份会将核心战略放在高铁车辆的零部件领域。希望未来十年,华铁股份能够成为国际化轨交零部件的领先企业。
以下为采访精编:
搜狐财经:2020年,铁路客运量占到全国交通运输客运量的22.9%,仅次于公路,位列第二。据您预计,2021年,或者十四五期间,我国铁路客运地位将发生什么变化?
宣瑞国:去年年初,交通部出台交通强国 “十四五”发展纲要。规划表示,在2035年之前,中国高铁总里程将翻一倍,从3.5万公里增至7万公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国家在大力提倡公转铁,即货运领域从公路转到铁路,并且积极推进公路、铁路、海运的多式联运。所以在货运方面,铁路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另外,在客运方面,我认为未来十年,中国铁路一定会成为客运的第一贡献者,而航空和公路会成为它的补充。
搜狐财经:中国碳中和承诺会对中国铁路行业产生什么影响?
宣瑞国: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减少碳排放对产业结构布局、能源结构调整,乃至对于人们生活、出行方式都会带来深刻变革。在中国,铁路电气化率已经达到了70%,理想状态下,铁路运输的碳排放是所有运输方式中最低的。在欧洲,人们正大力推动以铁路运输取代空运和卡车运输的替代方案,我们认为,这是未来运输业发展的趋势之一。
搜狐财经:在中国,高铁装备运输业前景如何?
宣瑞国:中国过去十五年的高铁行驶里程,占全球的75%。中国高铁产业迅速发展,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整车OEM公司——中国中车。中国中车每年产业规模达两千多亿,相当于全球第二大和第三大,西门子和庞巴迪这两家公司的产业规模总和。
中国虽然是高铁整车大国,但尚未成为高铁零部件大国。高铁零部件产业仍然以欧洲和美国为主,全球最大的两家高铁零部件公司是德国科诺尔和美国西屋制动。随着本土市场的日益扩大,中国在高铁零部件方面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装备制造业也将在创新中迎来黄金发展期。
搜狐财经:中国高铁的经济效益表现如何?
宣瑞国:对于高铁,往往有一种误解,即高铁的直接经济效益,或者投入产出比不高。但是,作为国家的骨干交通运输线,轨道交通和高速铁路最重要的作用是缩短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人流和物流的时间。
中国高铁八纵八横体系,将东西南北四部和环渤海湾、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圈完整链接。高铁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不可估量,不能仅以铁路运价所取得的收入来衡量。所以国家一直在坚定而持续的发展中国高铁。
搜狐财经:作为国铁和中车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您个人和企业不断通过产业布局,努力进军高铁装备运输的核心技术领域。您的战略布局是什么?
宣瑞国:中国有世界上最大且发展最快的高铁市场,中国高铁产业必将取得巨大发展。铁路正从过去的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随着中国客运和货运保有量的增加,后服务市场也会迅速发展。
华铁股份会将核心战略放在高铁车辆的零部件领域。在产业布局时,我们希望通过自主研发、兼并收购,不断地学习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零部件企业过去的发展经验,横向发展中国零部件产业。
我们要在实现品种多样化的同时,积极解决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让这两个方面同步发展。
搜狐财经:产业布局的意义是什么?
宣瑞国:术业有专攻。只有在一个领域长期跟踪、坚守,并孜孜以求,才能做到产业技术、制造、质量、服务等各个方面的专精。就像华铁股份专注于中国高铁轨交零部件。在集团中,研发人员、生产制造人员、服务人员,也都秉持对高铁产业的高质量要求,以万无一失的态度解决问题。
我们提前布局未来几代的电池技术研发,在电池使用和维修中,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做技术储备。
搜狐财经:今年华铁股份申请重大资产重组,间接控制BVV集团资产,您预计将会带来哪些收益?
宣瑞国:BVV是我在2017年收购的一家德国企业,到今年为止已经有179年的历史。它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高铁和轨道交通车轮车轴、轮对和轮对总成的供应商。
BVV是华铁股份核心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过去五年,我们充分和德国管理层进行沟通,在企业产值利润、质量、研发等各个方面都为德国企业注入了崭新活力,销售收入持续增长,利润大幅提升。
从基本的层面来看,收购BVV将使得上市公司营收水平和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BVV集团将成为我们的第一阵营和拳头产品,奠定华铁股份在中国乃至全球轨交零部件行业的历史地位。过去五年,我们投入、研发并储备了四种适用于未来更高速度高铁轮轨的材料和工艺制造技术。在解决 “卡脖子”技术的同时,也会在中国持续生产相关技术。同时,希望依靠BVV的全球影响力和销售网络,将国内非常成熟的产品和技术推向全球市场。
搜狐财经:未来10年,您整合国内外轨道交通产业的理想是什么?
宣瑞国:现在全球轨交零部件的榜样企业,是西屋和科诺尔,它们在铁路行业的规模约在50亿欧元或60亿美元。未来十年,希望借助国内迅速发展的市场,迅速扩大我们整体产业的营收规模,增加供应品种,解决高铁中的“卡脖子”问题。
我们希望未来十年,华铁股份能够成为国际第一阵营公司。在营业规模、产品品种、市场开拓、研发能力等方面,与全球榜样公司比肩。本国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营收贡献达到五五或者四六,成为国际化轨交零部件的领先企业。
搜狐财经:华铁股份从设备检修到收购高铁给水卫生系统、闸片技术,又进军车轮、车轴等更重要的零部件领域。您认为开拓市场最重要靠什么?
宣瑞国:开拓市场首先要有非常明晰的目标,并对市场有清醒认识。中国的高铁和轨道交通逐渐进入发展稳定期。随着高铁里程增加,高铁保有量,会从目前的4000辆增加到未来的8000到10000辆。
中国高铁孕育着一个巨大的后服务市场,所以华铁股份也在全国布局各个路局的服务中心,为国铁集团和最终用户提供完美服务。目前,我们最主要的客户之一是以中国中车为代表的主机厂,以及新造车势力。华铁股份的OEM厂家不仅负责制造整车,也会为铁道部的最终用户提供相应服务。
搜狐财经:中国高铁企业如何“走出去”,开拓全球市场?
宣瑞国:中国高铁正走向全球。中国的地铁建设公司,包括中铁、中铁建、中交建,在全球开始修建高铁和地铁,为中国企业出海提供了非常好的机会。另一方面,我们也在通过海外扩张,兼并收购在欧洲、美国有强劲品牌影响力和成熟的客户群的产品公司,比如BVV,获取比较通畅的海外市场扩张机会。
从开拓市场的本质看,企业必须有先进的技术、稳定的质量、完善的服务和整个全生命周期的服务准备和体系。
搜狐财经:高铁行业的哪些领域可以继续向民企开放?
宣瑞国: 高铁行业已经非常开放。前不久中国第一条民营投资的高铁——杭绍台高铁顺利开通,拥有350公里的运营速度。连这方面都开通了,说明在高铁建设方面,已经没有禁区。
搜狐财经:您如何看待REITS带来的投资机遇?
宣瑞国:REITs是针对重资产、大型固定资产,并且拥有稳定回报的金融投资产品,为广大老百姓提供了新的投资品种。
轨交REITs发行能够通过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实现多方共赢。如果能将盈利模式打磨得当, REITs会成为中国铁路重要的资金来源,也会大幅度减轻地方政府建设铁路的财务负担,有效降低杠杆率,化解债务风险。
另一方面,REITs既盘活了存量资产,又为新建项目带来充足的资金保证,能够进一步带动铁路投资规划,加快路网建设,提升运营效率。
REITs一定会在轨道交通和铁路、地铁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非常利好铁路行业。
更多访谈如下:
华铁股份董事长宣瑞国:高铁效益不能只用收入衡量
宣瑞国:中国高铁正走向全球,高铁建设已向民企开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