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刘科:短期内不看好自动驾驶的应用,马斯克想得太简单了
搜狐财经联合《经济》杂志系列访谈——“致知100人”第132期(点击进入专题)
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电动化、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化的发展,为汽车行业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近年来,许多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加入造车市场,汽车业在科技互联网公司的发展历史中开启了二次创业的潮流。
对此,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刘科日前在“2021长三角(张家港)国际氢能产业人才峰会”对搜狐财经《致知100人》表示,许多人认为汽车要网联化就一定得电动化,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误解。现在电动车的核心技术不在车本身,是电池、电控和互联网技术。
搜狐财经《致知100人》对话刘科
谈及自动驾驶,刘科坦言,他并不看好短期内自动驾驶的发展。“埃隆·马斯克有点把自动驾驶想得太简单了。这不光是技术上的替代,还有很多伦理、法律、道德上的东西需要解决。”
在“3060双碳战略”目标下,国内汽车行业加快“节能减排”进度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氢能被视为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成为实现脱碳的重要解决方案之一。
刘科被誉为全球知名能源专家,此前在美国工作了20余年,曾带领UTC、尼桑、壳牌石油三大跨国公司的工程师团队,耗资上亿美金研发了全球第一辆“车载汽油制氢的燃料电池汽车”。 曾连续三届担任美国氢能与燃料电池峰会主席。
刘科认为,发展电动车要突破电池和电控两个核心技术。一百年前,电动车就已经被发明,但并没有竞争过燃油车。刘科指出,其关键在于电池技术没有革命性的飞跃。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液体能源便于管道运输和跨海输送,且可以长期储存,但是电和气都不能够长期储存。
他指出,燃料电池汽车即氢能汽车没有产业化的最根本原因是因为氢气不适合于做能源载体,不易储存和输送。“现在最大的问题是能源产生地和能源的市场不在一起,核心还是要解决能源的储能问题。氢能大有前景,但气态氢气不一定是当前最好的形式,各种液态形式才是未来。”
在他看来,目前最好的液体能源载体就是甲醇。甲醇与氢能结合解决中国石油短缺和环境问题,这是非常现实的路径。
对于长期以来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刘科认为,对新能源汽车的适当的前期的补贴可以,但应该加强各种技术的研发力度,更多地去补贴科研,让市场去选择技术。“因为国家不可能预测,谁也没法预测今后未来技术的发展。”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本期嘉宾:南方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 刘科
出品 | 搜狐商学院
编辑 | 郑青春
主编 | 王德民
以下为搜狐财经《致知100人》和刘科的对话:
搜狐财经:目前很多互联网公司纷纷加入造车的市场,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我国的企业能否在这个方面跑在世界的领先位置?
刘科:这个我也不确定,但我个人觉得,现在有两个误区:一是无人驾驶、网联车一定要电动车,这个本身没有必然联系。电动车只是能源和汽车相结合的一种形式。无非就是把汽车里面的电池放大一点,现在好的豪华车,像奔驰、宝马里面已经有足够的电动推动计算机就行,它无非就是互联网技术。
有一个观点我是不同意的,说是要网联化就一定要电动化,不一定。很多豪华车、高级车里照样有很多的电脑系统,照样可以导航和其他功能,相当于在车上装一个大功率的超强的手机就行了,照样可以做指令。车还是可以用内燃机的。要网联化一定得电动化,我觉得是一个误导,并不是因果关系。
第二,现在电动车的核心技术不在车本身,是电池和互联网技术。你看历史往往是重演的,一百多年前美国大概几百家造车厂,到最后剩三大汽车,所以汽车市场到最后可能是个赢者通吃的市场。
搜狐财经:如果是要发展电动车的话,要突破哪些核心技术?
刘科:一个电池,一个电控,就这两个,电控当然是控制系统,跟互联网有关。
我并不太看好短期之内自动驾驶的应用。埃隆·马斯克有点把自动驾驶想得太简单了。我认为局部范围内使用,小的辅助驾驶是可以的,但其实美国的Cruise control早就有了。但完全让驾驶室一个人不坐,取代传统驾驶,不光是技术上替代,很多伦理、法律、道德上的东西还需要解决。这是个很漫长的过程,我并不看好。
另外大家讨论短期之内,在小区里搞这种物流车、扫地车,反正是固定线路。那这个东西其实自动不自动,没什么技术含量,谁都可以做。
但是你现在要随机开到任何地方,要搞全自动,我觉得第一难度比较大,第二现在大家可能还问一个问题,有没有必要。当然未来可能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以后可能还会需要。
但当前其实搞半天,投资那么多,最后产生的现实价值就是取代司机的劳动价值。然而在中国还有那么多劳动力。这个东西当然有些人为了玩酷,可以做一做,但这不是发展电动车的理由,无非有一套超强的手机就可以做到。它的驱动和控制用电是两回事。
搜狐财经:您如何看待国家的补贴政策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影响?
刘科:适当的前期的补贴可以。我的观点就是,国家补贴科技,做科研,技术做完后让市场选择技术。因为未来技术难以预测。
科研本来就是大规模国家投入资源的,但是具体的一些哪条技术路线、哪条市场,国家不要去定哪条路线一定会今后能成功。
搜狐财经:现在国内要发展氢能,在双碳目标下的难点是哪?
刘科:所有的双碳和新能源最后是环境和经济发展速度的一个平衡。技术方面,法国70%的核能,用几十年也没问题。但现在问题是日本福岛核电站以后,把核能的安全系统升这么高,电价突然升高,大家能受得了吗?你要愿意付六倍的价格,专家就可以实现双碳。搞核能就可以,但问题是现在经济能承受得了这种急刹车吗?所以它实际上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一个平衡。
最后实际上是等于在发展和环境之间,大家选择最佳的平衡点,这个平衡在哪是个艺术,不是说这个技术不存在。现在太阳能制氢要比煤制氢、天然气制氢便宜的话,所有的化肥厂和炼油厂早就开始用太阳能制氢了。但问题是全世界那么多化肥厂,那么多炼油厂,没有一家用太阳能制氢,不是大家不喜欢,不是这个技术不存在,技术也有,就是太贵。要降低成本这是个很缓慢的过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