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集团CEO尹烨:希望通过基因科技让每一个人健康长寿,不受疾病折磨

明星八卦 明星八卦评论86阅读模式

华大集团CEO尹烨:希望通过基因科技让每一个人健康长寿,不受疾病折磨

华大集团CEO尹烨:希望通过基因科技让每一个人健康长寿,不受疾病折磨

搜狐财经联合《经济》杂志系列访谈——“致知100人”第150期

健康长寿是永恒的话题,几个世纪以来,无数科学家希望通过基因研究延缓人类衰老。近日,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医学院宣布开发了新型基因疗法,称能将实验小鼠的寿命延长40%以上。

“我不会妄想通过基因科技实现长生不老,但是我希望实现每一个人健康长寿的愿望。” 华大集团CEO尹烨对搜狐财经《致知100人》说。

尹烨指出,很多通过疫苗无法预防的疾病,能够通过基因检测等方式被有效规避,让人们远离出生缺陷、晚期肿瘤,提高人均预期寿命。

“我希望基因技术能让人类的生理年龄和健康年龄无限趋近,也希望有朝一日,每一个即将离开的灵魂能够不被疾病折磨,没有痛苦地离开。”尹烨坦言。

而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人与基因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近日,新变异病毒奥密克戎出现,对全球疫情防控提出了新的挑战。尹烨肯定,本世纪,人和基因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但他将其称为“有序”。

尹烨表示,新冠疫情带来世界公民对生命、健康、医学、公共卫生的大思考,其意义相当于欧洲14世纪的文艺复兴,促使人们重新思考生命、自然、科学的关系。

因此,在尹烨看来,抗疫不能单纯从技术角度思考,从社会组织+技术的角度去思考探究,成功的概率会更高。他倡导将技术+组织的预防思维和模式,与“治、防、养”的理念相结合,自上而下地贯彻到日常疾病防控工作当中。

“我相信人均预期寿命这一指标的提升将会是疫情之后一个新的发力点,这也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切实体现,同时也是共同富裕的一部分。”尹烨说。

华大集团CEO尹烨:希望通过基因科技让每一个人健康长寿,不受疾病折磨

以下为搜狐财经《致知100人》与尹烨的对话精编:

致知100人》:对于生命与健康未来的图景,您有怎样的憧憬?

尹烨: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带来的核心问题就是产能过剩,很多产品和信息都是多且无序的,我们每天都会被一些无序、无趣、无意义的物质所包围。人和基因此前的关系也是类似的,由于受技术和观念的限制,基因于人类而言,就是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存在。

但是在本世纪,人和基因的关系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我称之为“有序”。我不会妄想通过基因科技实现长生不老,但是我希望实现每一个人健康长寿的愿望,我希望基因技术能够让人类的生理年龄和健康年龄无限趋近,我也希望有朝一日,每一个即将离开的灵魂能够不被疾病折磨,没有痛苦地离开。

在“有序”这个大时代背景之下,我们所看到的就是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全世界公民对生命、健康、医学、公共卫生的大思考,此次疫情的意义和影响实际上就相当于欧洲14世纪所兴起的文艺复兴,促使人们固化认知的崩塌,重新思考生命、自然、科学的关系。

《致知100人》:您觉得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发展生物技术、基因科技有什么独特优势?

尹烨:中国一直都有“多难兴邦”的说法,新冠疫情确实给我国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也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强大到极致的中国。

美国拥有一流的医疗技术,但是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当中,美国的组织管理能力明显落后于它的医疗技术,那么它的防控效果可能就是1+1< 2。

对比中美抗疫差距,我们就能明白,治疗方面的研究可能真的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药品、医疗器械和能力卓越的医疗人才,但是在以防为主的场景和时代当中,我们不能单纯地从技术角度思考问题,从社会组织+技术的角度去思考探究,可能成功的概率会更高。

《致知100人》:那么这种技术+组织的预防思维和模式,在我们未来的疾病防控中如何发挥作用呢?

尹烨:倘若这种模式不仅仅运用于传染性疾病防控,出生缺陷、肿瘤、重大慢性病的防控也采取此种防控模式,将以治疗为中心转化为以预防为中心,再将以预防为中心转化为以健康为中心,然后通过组织,有效地将“治、防、养”的理念和方法从上到下地贯彻下去,可能很多通过疫苗无法预防的疾病,能够通过基因检测等方式被有效规避。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基因检测远离出生缺陷、晚期肿瘤,从而提高人均预期寿命。

我相信,人均预期寿命这一指标的提升将会是疫情之后的一个新的发力点,这也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切实体现,同时也是共同富裕的一部分

《致知100人》:在人均预期寿命提高之后,就不得不提“老”这个话题,对于“老”您是怎样理解的?

尹烨:“养老先养心”,那么老的界定和定义是什么呢?我们今天讨论的“老”,可能更多的是停留在生理表现方面的“老”,年龄界定层面的“老”。

但是有朝一日,我们没有了年龄概念,“老”的界定会是什么?当一个人去医院检查,抽一管血,只要患者不透露个人消息,医生就无法通过血液判断他的年龄,那么“老”的界定又是什么?实际上,“老”就是一种心理状态。当一个人不以“老者”自居的时候,他在古稀之年,仍然可以工作、旅游,只不过节奏慢了一些而已。但是当整个社会都适应了这种节奏,那么也就没有节奏快慢一说了。

“没有科技的人文是愚昧的,没有人文的科技是危险的”,在这个问题上,技术应该被放在最后,我认为,最需要的就是在情感上给予老年人尊重,全社会形成爱老、助老的社会氛围,让老年人能够自信地融入社会,而不是把自己当做一种负担。归根结底就是我们不能活在一个纯粹的公式或者经济利益决定的世界里。

【《致知100人》是由搜狐财经、搜狐智库打造的高端财经人物访谈。以智慧者为师,与梦想家同行。访谈、节目合作事宜,请联系微信demin0214】

相关文章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weinxin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明星八卦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6月20日 13:21:5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pbykw.cn/?p=487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