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玉与《扬州慢》
年近百岁的传奇老人黄永玉驾鹤仙去,让很多扬州人不舍——就在不久前,4月18日至5月20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才刚刚举办了黄老的画展:“入木——黄永玉百岁版画艺术展”。艺术展吸引了八方游客,很多人为之流连忘返。老人家虽未出席开幕式,但从北京家里发来致辞,在大屏里循环播放。
屏幕上的黄老,虽年事已高,但精神尚好,照着他手写的致辞说道: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
拙作在扬州现丑,我多想多想到扬州来看热闹,可惜我实在衰老不堪,遗憾之极,人生有太多快乐和遗憾,此其中之一。
眼前我还能趴在桌边做点小笔墨工作,老历七月初九就走近一百岁了,眼前以朋友们的帮忙,正整理这十年来的画稿,弄个百年画展,这倒是实实在在不假的。
“百年”尽量不让人感觉我在倚老卖老,所以到现在还是不敢停下笔墨,别让生熟朋友在我作品面前产生同情怜悯意……
谢谢你们诸公的为拙作展览的劳动。
祝各位快乐!
黄永玉
二〇二三年四月十七日于北京
视频中致辞的老人,谈吐依然那么诙谐幽默,口齿依然是那么清晰利落,精神依然是那么饱满有力,一点也看不出“衰老不堪”的样子,坐在沙发上,戴着眼镜,慢条斯理地似乎叙着家常。致辞保持了黄氏风格,直抒胸臆,言简意赅,既有办个人画展的初衷,也有老骥伏枥的壮志,还有答谢朋友的诚意,更让我们感到不能到扬州看热闹的遗憾。
视频最后播放的是他致辞的手稿,看过的人无不感到震撼——年近百岁老人的字依然那么苍劲有力,竖排书写得错落有致、张弛有度,字迹饱满圆润,通篇气势恢宏,显示出学养深厚老派文人的不凡气度,是一幅极其珍贵的书法精品。
从展品看,黄老对这次在扬州的展览做足了功课:我们不仅在他的致辞中感受到了一贯的举重若轻,而且在他专为画展作的一幅《扬州慢》中,看到了他的苦心孤诣——这幅专门为扬州而作、已捐赠给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的作品,饱含着黄老对扬州的一往情深。
《扬州慢》这幅作品创作了多长时间,我们不得而知,但从作品字画结合、构思精巧,可见创作之不易。姜夔的一首《扬州慢》抄录于首,中部是他钟爱的荷花,在红荷碧叶间,老人以766个字,写下自己与扬州的情缘。
黄老的文字功底了得,亦庄亦谐,收放自如;洞悉世间人情,妙手天成美文。几十年前的一桩往事写得那么有情有料有趣:庙门口地摊上的古书,以为是稀有古籍刻本,如获至宝买回去,却被友人告知并不稀罕。他与友人探访二十四桥,河边做针线的妇女却听不懂他们的京腔,结果连桥桩子都没找到。黄老由此自我检讨自己的迂腐,明明就是一个虚指的,非要找一个实在的,这不是自寻烦恼吗?像这样“自以为是”的事,自古及今大有人在,就是《扬州慢》的作者姜夔也一样难以幸免,好不容易得来的“乐正”小官就此被罢。黄老还把此现象与当下的学术乱象联系起来,嘲笑一些人将舶来的概念生吞活剥,张冠李戴,结果贻笑大方。
黄老的点评,既交代了与扬州的渊源,又坦陈了在扬州的奇遇;既说了姜夔“自以为是”带来的严重后果,也谈了自己异想天开带来的莫名失望;既有触及灵魂的醒悟,也有推己及人的教化。奇遇妙论融铸一体,诙谐幽默发人深省,读得酣畅淋漓,看得赏心悦目。大家就是大家,出手不凡,来扬州一趟,被写得如此妙趣横生,你不得不佩服百岁老人深邃的思想,开阔的胸襟,以及处处自省自警的机智。
展览落幕之时,黄老仍不失老派文人的风范,人虽不能至,但仍然送来了一张答谢便条。
扬州大运河博物馆:
多谢你们的辛劳,忘不了你们浓重的感情,跟你们站在门坎(应为槛)上向观众多谢吧!
黄永玉
二〇二三年五月二十日十一点
这是用钢笔写的,竖写的抬头落款清晰漂亮,言辞还是那么洗练,字迹还是那么工整,字里行间透露出老人对大家由衷的谢意。纸短情长,情深意切,一切尽在尺牍的寥寥数语间,这是何等的风范啊!一个百岁老人站在大运河博物馆门口,倚靠着门框,挥手与大家道别的形象矗立在我们的脑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