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泰坦尼克号观光艇氧气将耗尽,深海探测最可怕的事还是发生了
“泰坦号”潜水器遭遇失联
近日,一艘搭载5人的参观泰坦尼克号邮轮残骸的载人潜水器“泰坦号”,在进行深海之下观赏泰坦尼克号残骸活动时,意外失踪。搭载的5人中包括一名船员以及参与观光的商人和探险家,此次深海旅行的费用是每人25万美元,可以说乘客“非富即贵”。
失踪潜艇“泰坦号”来自一家名为“海洋之门”的美国公司,这家公司“很有战略眼光”,很早之前就开辟了一个全新的旅游项目,那就是在每年的夏天推出一期的“泰坦尼克”号残骸的观光探险之旅,面向的对象都是全球的富翁,旅费为每人25万美元(一般人可真出不起)。仅去年一个夏天,就有28人搭乘潜艇抵达“泰坦尼克”号残骸所在地,这家公司可以说赚得盆满钵满。
谁曾想,今年这家公司出师不利。在载人潜水器“泰坦号”出发几个小时并到达泰坦尼克号邮轮残骸之后,向海面上发出了最后一次声纳信息,表明他们已经顺利到达泰坦尼克号邮轮残骸内部。没想到此后再也没有信息发出,载有5人的“泰坦号”失联了!
“泰坦号”内部的氧气即将耗尽
据美国海岸警卫队表示,目前已经有多国的搜救队伍赶赴事发海域,而且通过声纳接收装置,可以接收到搜救区域每30分钟听到一次“砰砰”的声响,相关人员认为这极有可能是“泰坦号”内部人员刻意给出的求救信息。
然而,从目前来看,常规的海下搜救设备仅能下潜到海平面以下数百米,而泰坦尼克号邮轮的残骸则处在水下快到4000米的区域,这也是目前最制约救援工作的难题。
“海洋之门”公司所生产的这款潜水器,重量约为10432千克,船体平均厚度为13厘米,应用航空标准的碳纤维打造,同时还拥有两个圆顶的钛合金端盖加固,使其能够有效应对深海的巨大压力。据有关资料显示,载人潜水器泰坦号可以很轻松地抵达海平面以下4000米的深度,而泰坦尼克号沉船残骸位于距加拿大纽芬兰岛约643公里的北大西洋海域,深度不超过4000米,这款载人潜水器理应能够胜任。
泰坦号的船体内有大约96小时的氧气储备,不过这会受到船员数量以及呼吸频率的影响。按照标准5人载荷来衡量,目前该潜水器已经失联超过4天,马上要接近氧气耗尽的极限了。
船员有生还的可能吗?
一方面,从深海搜救来看,超过200米的搜救难度就非常大,何况是4000米的深海呢?这里面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难以逾越的难题:
一是极端的环境条件:深海的环境是非常恶劣的,包括深度产生的极高压力、低温度、以及完全的黑暗。这些因素对救援设备的设计和操作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二是通讯难题:水对无线电波的阻挡使得传统的通讯方式在深海环境下无法工作,这大大增加了救援行动的困难。
三是定位难题:深海救援行动的一个重要步骤是找到需要救援的对象。由于深海环境的特殊性,传统的定位方式可能不起作用,这就需要更高科技的定位设备和方法。
四是时间压力:在深海环境下,时间是一个关键的因素。需要救援的人或设备可能无法在水下存续很长时间,这使得救援行动必须尽快进行。
此外,深海搜救还存在着搜救范围的不确定性,多变的天气和糟糕的能见度也是搜救人员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另一方面,从潜水器本身来说,在失联4天以后仍然未进入人们的视野,那么它所遇到的突发情况,将极有可能是在深海中最为不利的情形,比如:
一是有可能潜水器发生破损。虽然该潜水器是用特殊材料所制,但是多次使用之下,在深海之下巨大压力的挑战下,有可能产生内部的结构性或者应力性损伤,从表面可能无法被发现,但是一经再次潜入几千米的深海,完全有可能被巨大的压力所摧毁而解体。
二是进入邮轮残骸后被卡住。该潜水器的旅游目的地就是泰坦尼克号邮轮残骸,经过当时的损毁、沉没以及这么多年的深海腐蚀,其残骸内部早已经满目疮痍。如果“泰坦号”潜水器真的进入内部进行探险,那么有一定的几率被斑驳杂乱的物体所阻挡,有可能潜水器最终出现上下左右都进退维谷的局面,被牢牢得卡住了。即使该潜水器有10多种自动上浮模式,但是一旦被外界的东西卡住,这些上浮模式自然也无法启动了。
三是该潜水器已经上浮到海面,但是严重偏离原先的区域。相较于上两种可能,这一种是最为乐观的。但是,由于该潜水器的体积比较小,即使它已经处在海面之上,但由于偏离了原先下潜的区域,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同时,由于这款潜水器的舱门,在设计时是必须从外面才能打开的,因此,在这种情形下,乘员们的危险也没有消除,除非能在内部氧气被完全耗尽之前被救援人中发现。
综上所述,“泰坦号”潜水器目前所面临的形势是异常严峻的,从目前已经过去那么长时间来看,乘员们的生存几率正在一点点被“蚕食”,除非发生奇迹。笔者在这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吧,希望真的有奇迹发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