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养老社区的门槛:存款百万,依旧住不起养老院?
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预测:截至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5亿,占总人口的1/3。
到时候,“三人行必有一大爷”就不再是句玩笑了。
有范君之前发布【年轻人精神现状:不仅觉得结不了婚,甚至开始打听养老院】的文章中,围绕政策、数据、环境三大方面,分析了现代人养老焦虑的原因。
在今天,低出生率,老龄化严重已经成为不可逃避的现实。
当“延迟退休”成为热门话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关心养老问题。
65岁退休,此后的二三十该怎么办
根据预测,1987年以后出生的男生和1992年后出生的女生,基本上就是被延迟退休影响的一代。
这群人嘴上调侃着“自己活不到退休”,但内心显然十分焦虑。
因为相比前者,活到85岁、95岁才是大概率事件。
可这二三十年,自己该如何养老呢?
图源:《东京家族》剧照
年轻人之所以提前担心起养老问题,主要是意识到了自己的养老积累和收入水平的不匹配。
尤其是90后、00后,大家的工作模式越来越多元化。
gap year、摆摊儿、打零工等工作,后续势必会给个人造成社保缴纳不稳定、不充足等问题。
之前有范君给大家科普过,我国养老金的三大支柱:政府(社保养老金)+企业/公司(职业或企业年金)+自己(个人养老金账户)。
图源:《攒够多少钱,才能安心养老》
其中,拥有第二支柱的人群仅有7000万人左右,相对于庞大的人口规模,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以,对于大部分人而言,提起养老金,第一反应都是社保养老金,也就是国家养老。
那么,影响养老金的主要几个变量是什么呢?
1、 你交了多长时间社保
2、 你所在地区的社会平均工资
3、 你往养老账户里交了多少钱
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影响到退休后领到手的退休金数额。
图源:《攒够多少钱,才能安心养老》
根据我国今年2000万的退休人口新增预测,我国养老金账户入不敷出只是时间问题。
以上海为例,上海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突破25%,平均2个上班的人供养一位退休老人;
而在东北,很多地方也出现过养老金负数的情况。
所以,“延迟退休”主要解决的并不是劳动力问题,而是养老金发放的问题。
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出现,就是一个信号。
体面养老的门槛有多高?
当人们意识到未来养老要靠自己,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攒够多少钱,才能安心变老?
这里我们可以引入一个“养老替代率”的概念。
养老替代率=退休后月收入/退休前月收入。
你可以简单把他理解成“心理落差幅度”。
假设你退休前一个月的收入是15000元,如果退休后能到10000元-12000元之间,那么就是一个比较健康的替代率,基本上可以保证生活品质维持不变。
但事实就是,如果靠社保养老金养老,大部分人都无法达到这个水平。
图源:《东京家族》剧照
曾经,我们幻想着自己老了和朋友一起抱团养老,绝对不麻烦孩子。
直到开始研究养老院的资料,才意识到,如今一线城市的养老机构,公立床位有限,排队几年都未必能轮得到。
而私立养老机构的收费,在北京6000元/月只是一个起步价,这其中还不包括医疗费。
更别提那些有国际合作背景的养老公寓,甚至可以达到万元以上。
通过一位网友介绍,他咨询了离家最近的一个养老中心。该中心配备国际医院,房间面积是36平米的标准间,半自理5800元/月,非自理的8600元/月,不包括餐费。
如果需要特护,有一室一厅,和两室一厅两种选择,最高达到15000元/月以上。
而这些费用,是他母亲退休金的10倍。
如此高昂的费用,背后的成本到底都有哪些呢?
首先是设备。
很多养老机构所采用的适老化设备实际上都是一笔巨大的投入。
坐式淋浴一套就要5000元,日本进口的微子空调一套下来也要5000~6000元。
微子空调就是立着的这一块设备,据说吹这种空调不会得空调病。在日本,这种空调一般安装在养老院和幼儿园里
第二是人力成本。
在北京,中高端养老社区的投资都是上亿起步。
例如100个床位,需要配备30-40名护工,按照4000元/月/人计算,光是人力费用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而部门主管、康复师、厨师、保洁、保安、修理工等等一系列人员都需要高额的成本支出。
图源:某养老机构餐厅
以行业龙头泰康来说,北京的燕园养老社区投资了54亿元,共容纳3000户居民入住。
除了配备护理服务,高品质的养老社区更大的价值在于为老人提供了各种兴趣班、老年课堂等增值活动。
某养老机构老人活动课程表
对于老年人的心灵和精神上给予更大程度的关爱与呵护。
图源:成都泰康蜀园老人活动中心
而这样的高标准服务,自然就需要有更多专业的养老从业人员投入。
据泰康内部人员透露,高品质养老社区对于工作人员的的资历背景要求是非常高的。
而社会上养老就业人员的短缺,也是他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普通人该如何规划养老?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养老模式一直遵循9073的经典比例。
费用高、行业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很少有老年人愿意住进养老院。
但是,随着近几年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不断提升,人们的养老方式和养老意愿也在逐渐发生改变。
根据《中国城市养老服务需求报考2022》内容显示:新时代养老观念呈现新特征,我国城市居民养老生活以三段式为主:
一、活力阶段,超过一半(53.6%)选择居家养老,并伴有明显旅居意愿;
二、半失能阶段,居家养老仍是主流,但“社区养老”(36.3%)和“机构养老”(21.1%)的比例有所提高;
三、失能失智阶段,机构养老成为主流选择。
该《报告》调查样本,覆盖全国19个省(区、市)77万名城市居民。
结果显示,我国养老服务供给在种类、数量和质量三方面均有所提升,进一步激发了居民高质量、个性化需求,医疗、康复和护理是养老服务的核心需求。
城市居民对“保险+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提升,倾向选择离家近、离子女近和距离急救医院近的养老机构进行城心养老。
图源:北京泰康燕园长辈弹钢琴
人类社会进入长寿时代,你有想过未来老了以后的生活吗?市面上的养老院,真的如大家心目中设想的那样吗?
带着种种疑问,「搜狐有范」实地探访了北京一家养老机构,带大家沉浸式体验真实的养老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