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容B2B和B2C业务的物流中心规划建设
广告 | 点击查看
在由《物流技术与应用》主办的“2023消费品供应链与物流创新发展研讨会”上,北京伍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军琪先生在题为《兼顾B2B和B2C业务的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的演讲中详尽分析了全渠道模式下配送中心建设和物流系统设计的关键点,并从系统规划、设计、技术选型、持续优化等方面给出了专业建议。
全渠道配送的基本概念
首先全渠道并非一个新话题,因为电商物流已有二十年发展历史了,期间的高速发展也有十多年了。全渠道配送除了to B、to C外还有很多模式,这类特性在很多行业里是共存的。
要讲全渠道,我们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纬度进行比较。从横向来看,业务模式有B2B、B2C、O2O、C2C、O2C等,很难用一个模式或者一个特点去描述它。
纵向全渠道既包含供应链的每个过程,也包含行业之间的不同业务模式,以及各环节下不同作业模式和配送模式等。
全渠道配送中心的基本特征
在纵向维度下,要突破不同运输方式对物流作业的影响,如包装方式、单元设计、时间要求、信息连接、货物交接等。
在横向维度下,主要是兼容资源的共享,有针对性的处理共性和个性的需求问题。主要包括存储、拣选、包装、复核、退货等作业流程的兼容性问题。
全渠道配送中心的最大特点是具有截然不同的作业和业务模式共处一个系统之中,对物流系统设计和作业管理均提出了挑战。
不同业务模式下的配送作业特点如下图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业务的深化,上述特征也并非全部,且有互相渗透的趋势。如B2C系统中,SKU数并不是都很大,对于综合类B2C是这样,但对于某些垂直类电商,尤其是近年来兴起的网红电商,往往SKU非常少。
业务需求的变化
1.业务模式分化严重
以B2C业务为例,各类垂直电商模式发展迅速。SKU出现分化,综合类电商出现平台化趋势,SKU迅速增加,京东商城是一个典型;垂直电商则聚焦于某一类产品,SKU趋于集中,如美团买菜等具有明显特征。
B2B的业务也在分化,以医药食品配送为例,门店的规模正在缩小,单一门店的品种在减少,但数量在激增,如老百姓大药房、零食很忙、美宜佳等。
2.业务模式变化多端
鞋服类企业更加注重线上线下两端发力;
图书类电商则集中于少数几家垄断企业,或在统一的平台上寻求机会;
医药类企业仍然是B2B业务为主,但基于O2O的业务模式正在兴起;
随着网红经济的兴起,以单一品种为特征的网上购物成为电商购物的独特现象。
针对上述特点,配送中心的系统设计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库存:B2B业务,整件多而拆零少,储存以托盘为主。B2C业务则拆零多而整件少,储存应以箱为主,部分采用托盘。如同时考虑B2B和B2C,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存储技术。
(2)时效:总体而言,B2B较缓,B2C较急。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是全渠道配送中心要考虑的重点问题。应本着当缓则缓,当急则急的原则。
(3)费用:全渠道配送中心要兼顾库存、拣选、包装、促销等多方面的问题,无法用单一指标来评价物流系统的问题。
(4)共享:资源共享,包括库存、场地、站台、信息等。由于B2B与B2C存在很大的差异,如何做到高度共享是一个挑战。
(5)互补:在一个系统中,B2B和B2C并非简单的累加。事实上,两者的业务常常在时间上有互补的现象,如何使这种互补得以实现,是设计要重点考虑的地方。
全渠道配送中心设计的关键点
1.方案设计要考虑的问题
(1) 总体布局问题:道路、月台、建筑、方位;
(2) 关键技术选型:立体库、miniload、货到人系统等;
(3) 设计流程问题:收货、直流、储存、加工、拣选、包装、集货、发货;
(4) 设计符合性问题:库存、拣选、输送、集货、月台;
(5) 柔性问题:可扩展性、适应性;
(6) 成本问题:建筑、设备、运营维护;
(7) 效率问题:人效提升、坪效提升、空间利用率提升。
2.设备选型要考虑的问题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每一个技术、每一种设备的适用性。每种设备在某些方面可能是不可替代的,但同时也有它的局限性。事实上,没有一种技术能够通吃,应对各种需求。因此设备选型应兼顾成熟性、性价比、适应性等方面平衡。每种设备都有其适应场合,没有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
3.土建与工艺的配合
(1)土建与工艺的关系:土建设计应服从物流工艺需求,而不是相反。但有些场合我们却看到,由于土建设计没有遵照物流工艺的要求,往往造成很大的浪费;
(2)消防问题是焦点问题:目前的电商物流中心,规模越来越大,无法满足建筑设计对于消防分区的要求。以至于设计方案很难通过评审,严重影响项目的工期;
(3)道路、月台、门洞、管道、电梯、载荷、温度、供电、照明、网络、安防、预留等。这些方面,虽然不是设计的重点,但却会对系统设计产生严重影响。
4. 工期问题
(1)工期的科学性;
(2)尽早确立工期,提前做出安排;
(3)不要无谓的浪费时间;
(4) 不确定性预估(如土建报批);
(5)交叉施工的可行性(大型项目);
(6) 安装的设计问题(安装顺序);
(7) 安装质量问题(尽量避免返工);
(8)要给调试留出充裕的时间。
5.避免钻牛角尖
(1)设计要有一定的冗余,以应对需求不断的变化(提示:要有充分的留白,以适应不时之需;如果条件许可,空间应尽量留大一点);
(2) 不要过度追求库存和速度的极致,而是应在效率和成本上寻求平衡(提示:考虑库存,更要考虑存取效率和成本;考虑速度,更要考虑系统的一致性);
(3)不要盲目迷信新技术,但也不要一概拒绝新技术(提示:新技术有其适应性,也有其局限性;寻找最合适的新技术)。
持续改进才是正道
企业的认知、业务需求不断变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方式亦非一成不变,所以一个物流配送中心建成后就会进入一个长期改善、提升的过程。具体建议如下:
1. 提前进行人员培训,掌握正确的专门知识很重要;
2. 系统设计要有柔性,要接受系统的不完美,没有一种设备是万能的和普遍适应的;
3. 维护问题:系统出故障是必然的,重要的是出现故障后如何处理,备品备件非常重要;
4. 精益管理,对每一个环节不断迭代升级,不断进步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全渠道配送中心建设应关注复杂性、适应性、选型、软件和不断优化五大因素。
作者:尹军琪
编辑、整理:赵皎云
排版:罗丹
本文版权归《物流技术与应用》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转载请联系后台。
广告宣传
订购杂志
物流资料库
420 兑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