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四十年前,乾隆皇帝在深山里放了八吨黄金,到今天仍然在原地
很多人都知道,全世界有接近两百个国家,各个国家都在发行当地的货币。很多时候在国际上进行来往,就要使用国际通行的一种货币了。而在现代的货币出现之前,遥远的古代他们除了以物易物,还能怎样进行贸易呢?
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一些比较通行的货币,金银因为稀缺性和稳定性的缘故,长期成为全世界都通用的一般等价物。而黄金白银的价值也是不言而喻的。而在两百四十年前,清朝的乾隆皇帝却在深山里放了八吨黄金,到今天仍然在原地。
这么大的手笔,也只有皇帝才做得出来吧。不过很多人应该也会好奇,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将八吨黄金放在深山里,不觉得浪费吗?
这其实就要从一座古庙说起了,很多人都知道,清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并不小。乾隆皇帝的母亲就被称为老佛爷,可见其影响力。而乾隆皇帝对于佛教也颇为重视,经常请一些高僧前来传讲。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传的佛教同样也是佛门中的一个流派。在乾隆皇帝七十大寿的时候,乾隆皇帝特意邀来了六世班禅前来讲经。而为了迎接远道而来的六世班禅,乾隆皇帝就修建了一座“须弥福寿之庙”,用来让班禅六世讲经和休息。
而这座须弥福寿之庙既有汉文化的精髓所在,又融合了藏族的独特风格。在解放之后,这里也成为了一个知名的旅游景点。而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乾隆皇帝为了建筑的华贵大气,专门在位于深山的须弥福寿之庙上放了八百条金龙,总共约八吨重。
这些金龙是用赤金打造,威风凛凛,同时又是皇室的象征。也代表着当时的清朝天子对于六世班禅的看重,至今仍然保留在了须弥福寿之庙。
不知道各位看官对此有什么看法呢?如果有机会去那里旅游,你们会看一看这些金龙吗?请在评论区里说说你们的观点吧。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