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存单为何成为上市公司的新宠?
近期,随着央行多次下调基准利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市场上的存款利率也普遍下行。在这种背景下,利率相对较高的大额存单产品更加抢手了。据媒体报道,目前,国有大行中收益超过3%的大额存单基本绝迹,而低于3%的产品,有的直接显示售罄,有的则设置了购买门槛,仅面向新客户。
除了个人投资者,不少上市公司也加入了抢购大潮。据统计,今年以来已经有178家上市公司发布的委托理财公告动态中涉及大额存单。例如,宁德时代拟使用不超过78亿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拟投资的产品为大额存单,持有期限不超过12个月。东鹏饮料拟用部分闲置自有资金8.5亿元购买理财产品,其中4亿元用于投资保本保收益型大额存单。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抢购大额存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一是在降息背景下,银行贷款端利率持续下行,导致发行高息存单意愿下降。此时,为数不多的高息大额存单,更多地被视作一种福利性产品来维系用户粘性,不再是负债端揽储的主力,发行数量越来越少。
- 二是在经济复苏动力较弱的影响下,企业端进行扩大再生产的意愿不高,经营性现金流闲置,理财需求相对较大。大额存单作为为数不多的低风险、相对高收益的理财品种,自然更易受到上市公司的青睐。
- 三是在金融去杠杆和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银行理财、信托、资管等非标理财产品收益率下降、风险暴露增加。相比之下,大额存单作为标准化、透明化、监管化的理财产品,在安全性和流动性方面具有优势。
相关文章
文章末尾固定信息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
评论